美中貿易戰 台廠轉單攻略 避開洗產地陷阱!

【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5 月 16 日訊】美國宣布將大陸半導體與太陽能產品進口關稅翻倍調高至50%,我們請教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,怎麼觀察,台廠相關供應鏈,要如何迎接這波轉單契機?

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 蔡明芳:「

我覺得要去看到這次美國政府對於中國課徵的這些高額關稅,能不能讓我們台廠獲利,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去看我們台廠的一個供應鏈,是不是中國的供應鏈,或者是在歐洲或美國的供應鏈。

如果是在中國的供應鏈的話,那一旦中國的這些產品被課徵高額關稅以後,那其實對整個中國產品來講,他們的生產成本,應該說最終的銷售成本,它一定會大幅的增加,那其實對於我們台廠是不會有轉單的效應的,那第二個就是如果這個產品,它是以歐美的供應鏈為主的話,那就要看課徵了這個高額關稅以後,真正會影響到最終市場的價格到底有多高,如果中國的產品因為課徵了高額關稅,那它的售價,真的會有多高,如果它增加的幅度,仍然是比百分之一百或百分之二十五,百分之五十來的少的話,其實它是不是真的會讓消費者,在原來想要買中國的產品,轉換成想要買美國或歐洲的產品,其實這個必須要再進一步的觀察,我們很難樂觀說,光看到美國對於中國的產品課徵高額關稅,就馬上說那台灣的產品就一定有,這個所謂享受到所謂的轉單效應。

舉個例子來講,比如說今天如果我們的產品,我們的電動車相關的零組件,都是賣給比亞底的,那比亞底的電池變貴了,那整台車子還是變貴了,整台車子既然變貴了,那這個時候到最終市場上去,那銷售量下降,我們台廠的中間材還是賣不出去,如果這些中國相關的電動車的零組件,也是會被歐美的大廠用到的話,那成本一旦提高,那當然也一樣會去傷害到這些,其他國家他們的品牌供應鏈,它一定會受到傷害,所以是不是台廠可以受到,洗產地的優惠, 我覺得我是沒有那麼樂觀,更重要的是其實過去美國,不是沒有對中國的產品課徵關稅,那我們台灣的廠商有沒有真的受到,所謂的這個轉單的效應呢?

比如說中國過去太陽能的模組,那被課徵告關稅以後,許多的廠商紛紛從這個越南,泰國這些地方,那從中國進口再透過越南的,還有泰國這些東南亞國家,出口到中國去,出口到美國去,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下,看似它可以節省關稅,但是後來美國政府也在對於,東南亞,越南,泰國,柬埔寨這些國家,要課徵所謂的返歸避稅,而且有找到幾家廠商,確實是利用這樣的方式,來規避美國政府的高額關稅,那一旦是這樣做的話,如果我們台廠也有去做,相同類似的事情的話,這些台灣的廠商一樣會被課徵,所謂的返歸避稅,而且我們在講對台廠受益,應該是要對台灣的廠商,實質的出口有所幫助,或對台灣在中國的產能,會有一些幫助,或者是對於廠商,它片面的這種利潤的增加,可能這種真正的優惠,可能不是來自於,廠商競爭力的提高,而是來自於,因為你規避稅付,但是你一旦被課徵返歸避稅的話,你這些稅付就會全部被美國政府再抽回去。

所以整體來講,如果我們要去看這個轉單效應的話,第一個你當然要去看,我們台廠的供應鏈是處在哪個位置,第二個因為台灣的廠商,不管是在中國的廠商,或在我們台灣自己當地的這些廠商,我們主要的出口產品,都還是以中間財為主,我們的中間採的出口高達70%以上,所以在這樣一個情況之下,如果要說我們就會因此而受害,我們還是要去看這些中間產品,因為坦白講中國產品的價格,是遠比台灣的價格低很多,即便它去,用了很高額的,面臨很高額的關稅的課徵,它是不是會對我們台灣的廠商帶來好處,其實這個是很難從A國被課了以後,那B國一定會受惠,這樣子簡單的邏輯來看的話,還是要去看整個產業結構,跟整個市場的接受度,如果課徵關稅以後,中國的價格還是比較低,我想這種轉蛋的效應,可能還是會相對有限的。」

相關新聞

今日整點新聞

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

目前退出中共黨、團、隊總人數

隨處可看新唐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