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海漫遊(195)--玉雕

【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11月9日訊】藝海漫遊(195)--玉雕

玉石產地遍佈世界各地,但是唯有中國人熱衷魚玩玉、賞玉、愛玉,不只是因為它本身的價值不菲,而是喜愛它迷人的內斂光華,玉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。中國的玉石文化歷史悠久,從玉器鼎盛時期的殷商以來,幾千年來歷久不衰。

人們印象中的玉石,彷彿每一塊都厚厚實實的凝結了幾千年歲月的痕跡,然而這正是古玉的吸引力,也是它們之所以被收藏的原因;但是,對於現代人來說卻覺得它古老沉重。在玉雕家黃福壽手中,今天的玉石呈現出什麼樣的面貌?

第一次看到黃福壽的玉雕時,很多人都感到驚訝、震撼的感覺?嚇壞了很多人,總讓人一見難忘,玉怎會如此堅韌?如此柔軟呢?

有人說黃福壽的玉雕很具突破性、挑戰的,把光線引進來,讓大自然光線也變成他作品的一部分,點亮作品的靈魂,讓那作品真的會說話,太神奇了!

有人說很薄、很輕巧,像紙一樣的輕薄,然後像蟬翼一樣的透光,我覺得這一點非常的迷人!老師把玉的特質發揮到一個很完美的極致,我們對玉傳統的寶大件的觀念到現在可以無限延伸。

也有人說現今當代雕刻玉的藝術來講,他應該是個中的翹楚!更有人擔心,應該要防震!

由於玉材珍貴,在不致浪費材料,又可突顯玉石自然天成之美的種種條件下,玉雕匠師們不得不挖空心思,隨著玉材的形相、色澤佈局設計,然而這也就是自古以來難於突破的瓶頸;但是黃福壽打破了這些疆界,為了達到理想中的美,縱使耗費掉九成以上的材料他也在所不惜。

黃福壽在展出之後一夜成名,從此成為玉雕界注目的焦點。然而這一頂光環得來不易,因為當時他已經在玉雕世界裡默默耕耘二十八年了。這些動人的玉石作品又是什麼做出來的呢?節目中黃福壽大方的和觀眾分享他創作過程和他的心路歷程。

每天都在雕玉、磨玉,黃福壽說,藝術的創作是一種不斷嘗試失敗跟錯誤的過程,所謂玉不琢不成器,人在磨玉,玉也在磨人,磨、磨、磨,人和玉互相砥勵、互相成就,直到玉和人都磨出璀璨光華;近年來,致力於玉雕技藝的傳承,學生們也在他的指導下,在玉雕的學習中自我成長。